小9直播官网-全国闪式提取器多级闪蒸器厂家直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闪式提取器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碳中和之路的三个时代之变
作者:小9直播官网 发布时间:2024-01-20 14:08:07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碳达峰、碳中和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怎么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成为业内外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的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在近日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来说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未来40年的碳中和之路,对于我国而言不仅是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时代,也是化石能源向化石资源转变的时代,还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快速的提升的时代。

  习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总体布局。还特别强调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金涌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现碳中和不但是能源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尤其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9年已达到102亿吨,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从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仅有30年的过渡期内排放值降到0,难度非常大,而发达国家约在20世纪90年代已达峰,距碳中和有60年时间。”这是金涌院士介绍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第一大难点。

  第二大难点就是降低万元GDP能耗。美国的万元GDP能耗为0.242吨标煤,日本为0.197吨标煤,而我国是0.519吨标煤,是发达国家的两三倍。要想在到达2060年时,保持人均GDP增速不变,达到人均5万美元,且万元GDP能耗降低到发达国家同等水平,也就是0.1~0.2吨标煤/万元GDP,206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3.73亿~47.46亿吨标煤。我们国家社会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8.6亿吨标煤,可见我们国家社会2060年总能耗相较于现阶段将保持持平至减少一半。这对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碳达峰和碳中和要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所以我们一定要早规划、稳步推进,建立相关行业的退出机制,避免造成较大冲击。”金涌院士强调。

  他还提出实现双碳目标要依靠大幅度、颠覆性的科学技术创新,要发展高端制造业,而不是金融业等虚体经济。

  具体来说,实现双碳目标需从产业体系调整为主、技术进步为辅两方面下手。一方面推动传统资源密集型低端产业、重工业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减缓对钢铁、水泥等高能耗产品的需求,刺激对高端工业品、服务和绿色环境的需求量开始上涨。另一方面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能源效率提高,如发电效率提升有望减少10%~20%的火电碳排放,能源效率提升可使吨钢能耗、单位水泥综合能耗等进一步下降,使工业能耗大幅减少。

  要想早日实现碳中和并降低能源消耗,各个行业都要有所作为、提前布局,尤其是那些和我们正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以我们最熟悉的化肥行业为例,从循环经济方面出发,从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减少污染的方面出发,化肥行业的改进和提升的任务还很重。我国化肥产业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国每年每人的粮食拥有量达到475千克,远高于世界中等水准,这说明我们的祖国已经保证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但我们也付出了一定代价。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占世界35%,单位面积施用量却是世界平均值的3.9倍。同时,以煤化工为主体的氮肥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大户,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达到近4亿吨,低碳发展任务艰巨而紧迫。当前,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要求下,提高化肥利用率,保障产量不减、品质提升。这就要求不断研发和拓展化肥功能,通过生产复合肥、缓控释肥、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化肥更好被植物吸收。另外,按照不同作物特征发展专用肥,多元素协同,减少氮磷钾用量,实现减肥增效的目标。

  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建筑节能的重要指标是采暖与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50%~70%,参照目前最先进的德国微能耗建筑,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还有90%左右的下降潜能。技术进步的重点是对建筑本身做优化设计,利用保温层做好墙体、屋顶和窗户保温,采用相变蓄热砂浆打造建筑内墙,利用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使建筑实现能量自给。预计我国2060年单位面积建筑能耗将达到现阶段国际领先水平,实现建筑运行总能耗的大幅下降。

  此外,交通行业对于节能减排的响应集中体现在公路运输中。部分发达国家已发布禁售燃油车的相关规定,我国减少燃油车、推进新能源车发展的有关政策也正逐步完善。201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6亿辆,其中新能源车为381万辆。预计2060年,我国将全部变为新能源车,保有量约为1.5亿辆。另外,随着储能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航空、铁路、航海的电气化也将逐步实现,2060年有望实现全部电气化的零碳交通。

  “二氧化碳大部分是化石能源燃烧排放产生的。因此,我们要协调解决碳排放的问题,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是怎么不再把化石能源当作燃料烧掉,而是慢慢的变多地变成原料、变成材料,进而变成更多的低能耗、高的附加价值材料。”金涌院士对化石能源的未来发展作出了预判。

  石油化工行业要调整产品结构。在目前传统的炼油路线%的原油用来生产烯烃、芳烃等,约80%的原油还是用于生产汽油、柴油等油品,燃烧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未来,人类需要用于燃烧的油品慢慢的变少,传统的炼油路线已经很难满足发展需求。石油化学工业行业要转型,需要依托新的科学技术创新,将现在的产品比例发生翻天覆地的扭转,20%的原油生产汽柴油,80%的原油变成高的附加价值的材料。

  当然要做成这件事不仅是我国科学家在努力,全世界的石油公司都在储备相应的技术。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都开发出原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工艺。埃克森美孚新加坡工厂的原油加工能力接近3000万吨/年,基本石化原料生产能力超过800万吨/年,收率约为24%。他们采用的工艺完全绕过常规炼油过程,将原油直接供给蒸汽裂解炉,并在裂解炉对流段和辐射段之间加入一个闪蒸罐。沙特阿美路线是以下行床催化裂解为主,产物以丙烯为主。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主持研发了采用多级逆流下行的催化裂解模式,可实现逆流平推流反应再生,并发挥烃池反应机制使乙烯和丙烯产量相当,单程乙烯丙烯的收率可达45%,同时获得芳烃收率23%,可不出油品、油浆,且不用加氢裂解。

  对于煤化工行业来说,研发绿色低碳的创新型路径特别的重要。我国资源禀赋具有缺油少气、煤炭相对丰富的特点,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是实施能源替代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其与传统石油化学工业形成了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从我国三大能源产业链碳排放占比情况去看,煤化工产业碳排放量位居首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煤间接液化制油、煤直接液化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的吨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6.5吨、5.8吨、11.1吨和5.6吨。截至“十三五”末,我国煤制油、煤(甲醇)制烯烃和煤(合成气)制乙二醇的年产能也已分别达到823万吨、1672万吨和597万吨。这也表明,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煤化工行业面临更加巨大的减排压力。

  在碳中和目标下,煤炭消费占比势必呈下降趋势,然而煤炭的兜底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作为基础性保供能源储备的地位也无法替代。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先进程度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包括且不限于研究能力、催化剂制备、设备制造、工程放大技术等。但要想推动我们国家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需要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团队研发的煤气化直接制烯烃技术或将成为破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的关键。该技术的低碳烃类产物选择性高达94%,其中乙烯、丙烯和丁烯等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大于80%,还能解决煤化工水耗大等问题。

  煤炭分质利用同样是需要努力攻克的方向。“煤成分中的碳和氢的比例是1∶0.8,以前烧煤的时候直接把其中的氢也烧了,现在我们提出的思路先将煤炭分质利用,产出的半焦用于蒸汽发电,碳氢化合物可裂解成氢气,用于燃气发电,这就叫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金涌院士介绍了煤炭分质利用的一个发展途径。未来燃煤电厂必然要走向调峰电厂,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后,机组可以每时每刻启停,实现调峰,发电效率也可以从现在的42%提升到60%。这或将成为未来大部分火力电厂的调整方向。

  天然气作为介于传统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及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间的低碳清洁能源,它的碳排放低于煤炭和石油,碳中和将使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天然气大部分用于炊事等民用领域,热利用效率仅为30%~40%;如果用电来替代,热利用率可达90%以上。“未来,家庭炊事应当用电气化代替天然气,省下来的天然气可用于工业化应用。利用天然气富氢特点,将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合成甲醇等其他物质。现在欧洲已规定天然气禁止民用,用于工业化,把天然气作为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原料。”金涌院士介绍道。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等是重大利好,进而引发第三次能源革命。“正如人们所说,石器时代结束不是因没有石头了;石油时代的终结也不是因为石油消耗完了,而是有新的技术产生了、替代了。在碳中和背景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终将结束化石能源所属的时代,未来终将属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金涌院士看来,我国想要如期实现碳中和,必将加速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时代的到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这组数据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在过去的10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成本急剧下降。光伏发电成本降至0.068美元/千瓦时,陆上和海上风电成本分别降至0.053美元/千瓦时和0.115美元/千瓦时,同期火电平均发电成本约为0.05美元/千瓦时。“这也是我国为什么可以承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的光电和风电技术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运行成本和投资所需成本基本和火电相当。在经济上可完全承受,未来不会再使用火电厂,而是建设更多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厂。”金涌院士的一席话道出了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底气。

  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应用潜力也很大,全部可再生能源能够给大家提供目前全球能源需求的3078倍,其中生物质能为20倍、风能为200倍、太阳能为2850倍。金涌院士提出,希望到2060年在能源结构中,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占比达到80%,化石能源降到20%以下;在2060年电力结构中,化石能源仅占12%,风电、光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均衡发展,占比接近90%。

  在技术进步与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太阳能和风能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国际石油公司对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投入近两年显著增大,通过资本运作快速进入市场,借助与领先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我国石油公司也积极发展海上风电项目,并与其他能源企业合作发展氢能、地热等。

  在太阳能利用领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进行了有效尝试。他们参照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建立起复合人工光合体系,实现了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利用该体系建成的全球首套千吨级规模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已经试车成功,迈出了将太阳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步。该项目将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实现二氧化碳的积极减排,生产的太阳燃料甲醇,实现了零碳排放,为推进低碳、清洁的能源革命提供了创新的技术路线。

  在生物质能领域,微藻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生物能源。微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分布于海水、淡水和微咸水中,能够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所固定的太阳能和二氧化碳。目前,我国新奥能源控股公司已在内蒙古建立了一个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商业工厂。他们利用煤基能源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浓盐水,在周边的沙荒地养殖微藻生产生物质能源,实现能源生产的清洁高效和循环发展。在微藻生物固碳技术的研发上,新奥将主要开展高产油藻株的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改造、微藻养殖工艺优化、高效低成本养殖后处理等研究工作。一些国外公司也正在研发微藻产油规模化技术,如埃克森美孚、德国意昂等都建立了研发基地。

  金涌院士还指出,“可再生发电+储能”是人类未来能源终极解决方案之一,以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燃料的火电厂仍将保有少量规模,以满足调峰与应急需求。储能技术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技术相结合,可以使得储能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成为一个联合系统,由此减少波动,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使其输出可控和可调度。

  近年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成本的快速降低和性能改进,为这一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机遇。尤其是光伏发电的单位用电成本在部分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已实现与燃煤电厂上网电价持平,但是由于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自身具有间断性和波动性的特点,要想实现大范围的调度消纳,就必须结合储能系统的配合以增加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可行的储能方案包括化学储电(锂硫电池、动力电容)、相变储热(储冷量)、机械储能(压缩空气)、水力储能(上下游水库)等。在2020年新增储能的2686兆瓦中,抽水储能占69.5%、电化化学储能占30.4%。我国近几年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使其上游锂电池行业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储能系统成本下降,使锂电池储能系统离商业化应用更近一步。也有机构预测,20年后全世界电动车将达到10亿辆,储能700亿千瓦时,可用于调节电力峰谷平衡。

  在专访的最后,金涌院士还向大家提出了要求:“碳达峰、碳中和的早日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方式中采用低碳生活方式也可以助力实现减碳,如在公园慢跑代替跑步机,自然晾干代替洗衣机甩干,LED灯替代白炽灯,乘坐火车替代开私家车旅行等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记者1月17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在四川雅江探获锂资源近百万吨,是亚洲迄今探明规模最大伟晶岩型单体锂矿。“这为我国实现找锂重大突破,起到了示范作用!”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兴奋地说。锂是元素周期表第三号元素,自然界最轻的金属元素。作为“21世纪绿色能源金属”,对实现“碳中和”有重要意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部署,更好地发挥林业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江苏省林业局日前印发了《江苏省林业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1-2060年)》。《实施方案》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强富美高”目标和“争当表率、争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雷涯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原校长张来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

  1月15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原文如下: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苏建科〔2024〕2号各市、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各

  近日,松原市人民政府印发《松原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产业体系和能源结构持续得到优化调整,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的提高,新能源主导的新型电力体系加速建设,绿色低碳研发技术与应用取得新的进展,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践行,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

  为了规范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管理,根据《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江苏省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财政厅近日印发《江苏省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建设碳达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文件提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

  1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文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月3日发布通知,下达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及有关标准外文版计划,本批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共计114项,其中制定97项、修订17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及有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各相关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

  2024年1月3日,隆基绿能与蔚来联合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紧密合作并一同推动充换电站使用光伏发电这种清洁能源,打造行业领先的光储充换一体站,在推进分布式光伏配合V2G车网互动、建立“出行碳中和”相关行业标准等方面展开合作,助力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隆基绿能产品与解

  1月2日,吉林长白山管委会发布《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生态旅游业成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主导产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新能源应用比例进一步增加,低碳技术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采用,低碳旅游体系初步建立,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工业与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1月19日回答记者提问。2023年,我部认真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部署,努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产业体系持续优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部署,更好地发挥林业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江苏省林业局日前印发了《江苏省林业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1-2060年)》。《实施方案》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强富美高”目标和“争当表率、争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3—2035年)》,目标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大幅度的提高,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一定效果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

  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3—2035年)》,目标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大幅度的提高,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一定效果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山

  2011—2021年我国全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呈下降趋势,由763.94g/(kW·h)降至557.73g/(kW·h),降幅达27.0%,这主要源于煤电发电量占比下降(由78.1%降至60.0%)。(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ID:gh_fcc26c741888)2021年各省份所属区域电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由大到小排序为:华北、华

  1月15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原文如下: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苏建科〔2024〕2号各市、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各

  近日,松原市人民政府印发《松原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产业体系和能源结构持续得到优化调整,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的提高,新能源主导的新型电力体系加速建设,绿色低碳研发技术与应用取得新的进展,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践行,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

  为了规范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管理,根据《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江苏省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财政厅近日印发《江苏省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建设碳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天津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到2025年,试点区(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取得积极进展,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构建,一批绿色低碳发展项目扎实推进,一系列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初步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用于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缴还,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活动,以及对前述活动的监督管理。该《办法》将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23年12月13日省人民

  为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津政发〔2022〕18号)有关部署安排,在全市范围内遴选有代表性的区(园区)组织并且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区(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市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并为组织申报国家碳达峰试点做好储备工作,天津市发展改

  碳中和不是一个单纯的能源问题或气候变化问题,而是一场深刻、广泛的系统变革,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中国这项远大目标的实现,目前还面临以下四方面挑战。(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ID:CEO_ER作者:金涌)一是我国现在是全世界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二是我国设定

  在迈向“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化工行业该怎么样转型?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该怎么走?这关系到国家经济与社会民生,与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作者介绍:作者系知名化学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文为7月17日在第二届“中国能源·化工30人论坛”上的专题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在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双碳”目标为我国带来了三个挑战:一是我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比较大;二是30年之内碳排放要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三是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经济也要同步发展。

  我国尚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碳排放压力仍然巨大。在保持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同时,如何科学把握化石能源替代与退出节奏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也是能源领域未来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最大挑战。近日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对此给出了他的观点。

  在保持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同时,如何科学把握化石能源替代与退出节奏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也是能源领域未来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最大挑战。

  我国尚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碳排放压力仍然巨大。在保持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同时,如何科学把握化石能源替代与退出节奏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也是能源领域未来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最大挑战。近日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对此给出了他的观点

  我国尚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碳排放压力仍然巨大。在保持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同时,如何科学把握化石能源替代与退出节奏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也是能源领域未来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最大挑战。近日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对此给出了他的观点。

  “碳中和”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化工行业路在何方?怎么来实现产业转型与能源转型?

  “近10年来,我国建设了多个煤化工项目,如煤制烯烃、煤制芳烃项目等。但现在看来,这些项目可能都有一定的问题,如煤制油项目排放大、用水多、不赚钱。这类技术慢慢会被淘汰、成为负资产。”